童金南委员(右)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与中科院院院士阎锡蕴(中)等讨论 受访者供图
“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将地理学改为地球科学,重新进行教学内容组织。”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公司(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金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他表示,将中小学教学内容限定于地理学科范畴内,既不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不利于系统建立人地系统的地球整体思维观。
问卷的启示
去年,童金南和其他科学家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增加有关地球和生命演变历史知识的提案》得到教育部等部门的重视,随提案答复信一起收到了新的中学生物和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征求意见。
随后,他们立即组织多次多种层次的研讨活动,包括相关领域的大学老师、研究生、大学生等群体,发动部分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对中学师生和社会人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得到了一些重要认识和启示,也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
“我们的调查显示,当前《课标》中包含的内容明显超出了常规地理学范畴,例如行星地球、地球的内部结构等。《课标》中的内容难以用地理科学的内涵和学科体系进行组织,例如各种地球物质的起源及其关联和未来变化、大尺度地球运动对人类的影响等。”童金南向《中国科学报》表示。
调查中提到的其他问题还包括,一些常识性的地球科学知识因与经典的地理学关系密切程度不高而未被纳入或未被重视,如矿物岩石及其变化、板块运动、地球演化历史等。部分地理学科内容过于专业化,如地理信息系统、地形制图学等,这是大学地理学专业的内容。
现状亟待改变
这些问题如何产生呢?对此,童金南和相关专家进行了原因剖析。
他们认为,“数理化天地生”都是传统的基础学科,也是中小学教育和全民素质提升的关键基础。其中,除数理化外,“生”(生物学或生命科学)的基础地位已经确定,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之一。“天”(天文学)目前的研究水平还未达到应有的基础普及程度,只有部分内容可融入“地”,共同纳入中小学教育中。而人们对“地”(地球科学)的了解和认知目前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可以从天体的高度认识地球整体,研究地球的“宜居性”,从而为人类生存提供综合指南,因此地球科学应纳入当代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点内容。
“从学科体系上来看,地球科学包括地理学、地质学、海洋学、气候学等。地理学只是地学中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地球表层系统。但学习地理学须先有地质学(研究固体地球)的基础,同时还要有大气、海洋等涉及地球科学的多方面知识作为支撑。”童金南说,将中小学教学内容限定于地理学科范畴内,既不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不利于系统建立人地系统的地球整体思维观。
据介绍,我国中小学地理教学历史始于清末“癸卯学制”,有格致、地理、博物等学科,包含地球科学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小学阶段有常识、自然、科学等,中学阶段为地理,但早期的地理实质上就是地球科学。1979年,高中分设“地球科学”和“经济地理”两门课程,但1982年后又合并为“地理”,部分地球科学内容以不同形式贯穿其中。
随着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大量新知识走入中学课堂,近年中学地理中增加了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但因为要减负,又从现代地理学角度逐步将一些非地理的地球科学内容减去。鉴于此,2013年3月,地学部多位院士、专家致信国家相关机构,呼吁将“地球科学基础”纳入中学地理课程,得到了教育部高度重视,并在2017年修订的高中地理《课标》中得到一定体现。
不过,童金南与其他专家认为,其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课程内容的组织仍保留经典地理学的学科思路,将很多地学基础知识强行加入,未能融合贯通。且新加入的地学知识多数只作为辅助学习知识,难以取得实效。
重构课程体系
童金南建议,将我国当前中学“地理学”课程改为“地球科学”。这在学理上更符合当前中学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在内涵上更贴合当代科学发展的基础知识需求,在战略上能更好地服务于“宜居地球、健康地学”建设。
为避免受制于学科的内涵发展,他建议中学课程名称直接使用“地球”,主要介绍人类生存家园——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来龙去脉及规律、地球与人等基本知识和原理。
他与其他科学家还建议,小学和初中的课程以客观事实和现象及其实践观察为主,高中着重时空动态分析和人地关系启迪。他们希望教育部组织地学领域的相关专家开展研究,重新构建中小学相关内容体系,并与当前高校相关专业知识内容有机衔接,要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对地学知识的基本需求,做好中小学知识规划布局。(冯丽妃)